information

專業分享

【兒青醫師】談孩子情緒失控的當下

這天爸媽帶著十歲的小明來看診。

醫師:『今天過來的原因是什麼呢?』

媽媽看了小明一眼。小明頭低低沒搭理她,也沒看醫師。對媽媽伸出手。

媽媽一臉無奈的從包包掏出手機遞給他。深吸一口氣開始描述小明的狀況:『他從小三開始就很容易發脾氣,在學校常常跟同學吵架,老師說,她提醒他的時候小明超沒禮貌的…醫師你知道嗎,他不止在學校這樣,在家更像吃了炸藥,妹妹稍微碰一下他的東西,他就生氣、動手拉扯妹妹的頭髮、昨天還砸了妹妹的書包…。』

當媽媽滔滔不絕地述說時,一旁的小明只是低頭嘟嘴自顧繼續看著手機螢幕。

在場的緊繃氣氛讓人不禁也想深吸一口氣了。

 

只見媽媽努力忍住情緒對著小明說:「手機還我。你自己跟醫生說為什麼這麼容易生氣?」然後將手機從小明手上拿走放進自己包包。

一直在旁邊沒說話的爸爸開了口:『小明,要有禮貌!』瞪了小明一眼。

小明瞬間爆炸了。他不顧醫師就在旁邊,在診間直接上演了媽媽剛剛提到的那些場面:用力扯媽媽的包包、掏出保溫瓶往旁邊甩,大叫:「妳自己說我進來可以用手機!」

 

衝突場景就這樣就在診間上演了。

 

處在衝突現場,很難快速讓孩子降溫,承受孩子激動的情緒對家長的衝擊是很大的。當衝突不斷累積,長期下來不免讓人筋疲力竭,親子的對立也越來越深。

到底怎樣才能調節情緒,避免類似的劍拔弩張一再發生?

首先要提醒自己的是:情緒的產生背後一定有原因,失控的行為只是最後的表現。

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沒有一個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沒有標準的解決辦法。我們能做的是,嘗試理解原因、理解行為是怎麼產生的,然後在環節中去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調整親子彼此的做法。一起來試試看把『情緒行為』的過程分成三階段來思考吧。

 

|第一部分:醞釀期|

在孩子受到刺激,出現不悅的表情、小動作不斷,此時孩子的內心已經充滿難以消化的壓力,很難思考引起情緒的原因,距離失控只差一步。家長如果感受到自己的情緒也被牽動,建議先調整自己的狀態,再以平緩的表情語氣接觸孩子。

以小明在診間的情境為例,低頭不悅的表情其實是情緒醞釀的行為表現。此時可嘗試關心孩子怎麼了?也可以去思考他當下的使用手機是否有其他原因,例如說,作為轉移看診無聊或不安感的方式?透過嘗試理解和描述孩子狀態的友善態度,與孩子建立溝通關係。例如對小明說:「你現在可能只想玩手機不想被打擾,不過今天很謝謝你跟媽媽一起來到這裡,讓我們用一點時間跟你一起討論關於你的事情,看看能不能跟你一起合作,一起幫忙你讓你之後更棒。手機會讓我們分心,所以讓我們準備把手機收起來,等等結束出去後讓你再把剩下的看完好嗎?你看的影片還有幾分鐘呢?」

關心孩子當下的感受,給他一點時間調適被中斷的情緒,如果孩子有做到,給他明確的肯定和讚賞,他也會從中得到一次從醞釀爆發期走出來的正向的經驗。

 

|第二部分:暴衝期|

當孩子的情緒已經失控時,此階段的處理原則是減少波及對象、避免事態擴大,做好範圍控制,讓事後的處理單純一些。若是孩子情緒失控時可能會有攻擊或自傷等安全疑慮,這時候只要沒有人受傷或減少傷害程度,就是好的結果。

回到小明的例子。當小明手上的手機突然被媽媽拿走,進入暴衝期而開始動手拉扯時,此時雙方都有受傷的風險,最優先就是阻止、分開當事人,請媽媽移動位子或暫時讓爸爸抱住小明,告訴他:「你現在非常生氣,需要冷靜一下。」看著孩子,以平靜的語氣與表情描述,有助於調節失控的情緒。此時不再多做澄清,減少刺激小明的情緒,也不為了試著安撫而立即滿足他想玩手機的要求。

透過提供彈性而安全的作法,讓孩子可以選擇,也可以藉此訓練他們未來在情緒失控時腦袋有「選單」(就像孩子玩的遊戲)。增加孩子遇到情緒壓力時的因應做法的彈性度和方式,失控的狀況就會減少。

 

|第三部分:緩解期|

每段不愉快的衝突都是有助於成長的珍貴教材。在孩子冷靜後,我們可以陪他逐步回溯引起情緒失控的事件過程,幫助他們認識自己在每個階段有著怎樣的情緒和行為。問孩子,可以怎麼做會有比較好的結果呢?透過演練,幫助孩子看到情緒的管理是可行的,是可以跳脫情緒à失控循環的,進而增強孩子改變的動機。

再次以小明為例子。當小明冷靜下來後,帶著他逐一回想今天來看診的每段過程:從被告知要來看醫師的感受、候診等待時的不耐煩、進入診間後聽媽媽對醫師講述自己時的心情、被突然中斷看得正起勁的影片、手機被拿走時當下的生氣、到跟媽媽拉扯的過程….。幫助小明理解自己在每個階段有的情緒和身體反應,如果再來一次要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然後鼓勵他演練看看。

過程中都可以搭配圖畫或文字整理加深孩子的印象。也可以用一些具體的說明協助孩子的理解和表達。比方說,可以問小明:「假如你平常的心情平靜是0分,而你動手跟媽媽拉扯時是10分的生氣,聽到媽媽在念你時的不開心是幾分呢?」練習了解自己在不同階段的情緒變化。也需要陪著孩子練習表達和提出需求,例如:「我不喜歡你跟醫師阿姨這樣講我。」「你沒問過我就拿走,我覺得很不被尊重。」「我氣炸了,我想跟爸爸去外面了。」

透過這些練習養成孩子能自我覺察情緒變化、反思自己的行為、進而學習練習更適切的反應。同時也是對家長自己本身很好的覺察和練習呢!

 

若孩子的情緒困擾出現頻率過高、強度過強、持續時間過久、誘發原因難以理解時,也得留意是否最近是否有其他生活壓力或環境上的變動,和家長的身心狀態。另外也需考慮是否有其他臨床診斷,例如: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自閉症、焦慮症、憂鬱症等等。3C的使用在近年來也成為討論情緒困擾時,必須要同時考慮的重要議題。當情緒失控行為無法趨緩時,建議尋求專業協助,讓兒童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師來一起討論及提供父母支持。

改變孩子的行為是需要耐心與時間的。

每次的練習與對話,都是我們陪伴孩子成長珍貴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