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專業分享

【關於自閉症】你不能不知道的事情

什麼是自閉症?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2022年最新發行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5-TR),自閉症歸屬於神經發展疾患,是腦部神經發育過程出了狀況所造成。它的主要表現有兩大方面:

《一、是社交溝通困難、不擅互動》

與人互動時,我們會使用眼神對視、肢體動作、手勢、表情等來協助傳達要表達的事情和感受;我們也需要理解別人的感受、在想什麼、反應、語言表達的意涵。如此一來才有辦法真正而持續的互動下去。然而,對自閉症個案來說,這些環節是複雜的,困難的。在和他們互動時,或多或少可觀察到上述溝通行為的不成熟:不太看人、表情淡漠或怪異、欠缺肢體動作,難聊天容易句點別人等等。他們常搞不清楚社會規範、人情世故、潛規則,而被認為是怪胎、白目、自我中心、難相處。自閉不等於自我封閉,個案不也見得對人沒興趣、或不想交朋友,但生活中確實會常遇到團體生活適應的困難。

《二、複、狹隘侷限性的興趣、行為和喜好》

  • 個案會對自己特殊偏好的興趣過度沈迷及執著(如對交通運輸系統的細節如數家珍、喜歡專研冷門生澀的知識學門),而忽略其他一般但需要關注的事情。
  • 他們的生活習慣單一、行為固執、缺乏彈性(如每天上學回家路線要一樣、習慣吃一樣的東西、穿一樣顏色款式的衣服);這些習慣在過度堅持、不能變通時是會造成生活不便的,然而對個案來說,打破它們是難受的、容易卡關的。
  • 有的個案會有旁人難以理解的,儀式化的行為(如反覆排列物品、重複觸碰按鈕開關)。
  • 此外,個案對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官刺激會過度敏感或低敏感(如怕光、怕聲響、不怕痛、不喜歡碰觸),或有著不尋常的興趣(如喜歡看水流、喜歡金屬冰冷的質地),及感覺統合的異常。

當這兩大方面的表現從嬰幼童時期開始陸續、且同時被觀察到,明顯影響到發展、生活、造成困擾時,我們就會說,這個人有自閉症。

自閉症有多常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每百人中約有一人有自閉症。隨著診斷標準的調整及大眾對自閉症表現敏感度的提高,盛行率在近年不斷提升,目前不同國家不同區域所報告的盛行率也有所差異,美國最新的統計顯示在兒童中,每36人中有一人有自閉症。衛生福利部2023年的統計資料,台灣的自閉症個案超過一萬九千人。男生比女生常見,男女比約為3~4:1。

自閉症是怎麼造成的?

根據目前研究的了解,沒有單一造成自閉症的原因。它是眾多先天性的遺傳因子和後天環境因子交互作用所形成。這些因子被視為自閉症的危險因子。有危險因子不一定會有自閉症,但越多的危險因子越容易發展出自閉症。有一些基因已被辨識出會增加自閉症發生的風險,另外有一些染色體疾病,如X染色體脆折症等,患者合併有自閉症的比例也特別高。此外父母的生育年齡高、孕期接觸空氣污染或某些殺蟲劑、懷孕和生產過程的併發症、早產等環境因子也會增加風險。目前證據顯示疫苗施打和自閉症的產生是沒有關係的。

近年來神經發展及功能的研究顯示,這些因子的交互作用,在腦部發展的早期影響了神經元溝通以及腦區神經迴路的模式,而發展出我們觀察到的自閉症表現。

二十世紀50~60年代盛行的「冰箱父母」理論,認為自閉症是因為父母對子女冷漠、不關心、缺乏互動而形成的。這使很多父母蒙受很多不必要的指責和自責。事實上,父母的教養方式並不會造成自閉症喔。然而,自閉症兒童的教養上的確需要特別的技巧,來幫助他們有更佳的能力發展和生活適應。

自閉症是怎麼診斷的?什麼時候可以診斷自閉症?

雖然說,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自閉行為背後的大腦神經生理,有其特殊的表現,但目前對病因的理解和科技檢測技術,還無法將這些概念用於臨床診斷。診斷主要是依據個案行為的觀察。因此,要得到診斷,必須要仰賴多方的資料,包括身邊親近的照顧者、家人、朋友、老師同學對個案的觀察、感受和記錄,評估者對個案的行為觀察,以及針對自閉症常見表現設計的的詳細問卷及標準化心理測驗。

自閉症的孩童通常在一歲半甚至更早之前,就會開始出現特質相關的行為。專業人員能夠在兩至三歲左右作出有一定信賴度的診斷,不過真實世界中孩童被真正診斷的年齡往往更大;根據過去十年的統計資料,有自閉症診斷的個案,初次診斷的平均年齡是四到五歲。而這還不包括許多未評估未被診斷的個案。也有不少人是在長大為青少年成人的過程中,遇到某些狀況回顧檢視自己時,才發現自己的自閉特質的呢。

亞斯伯格症是什麼?高功能自閉症是什麼?自閉特質是什麼?

依據以前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DSM-IV),亞斯伯格症和自閉症都歸屬於廣泛性發展障礙症;亞斯伯格症的個案和自閉症個案相同,有社交互動溝通困難及重複侷限性的興趣行為,然沒有語言發展障礙。而高功能自閉症指的是自閉症個案中,智能接近正常(邊緣)或落於正常範圍、且可發展出溝通性語言的族群(有別於口語及認知發展差的中低功能自閉症)。

實際上,亞斯伯格症和高功能自閉症所描述的表現非常接近,在區別性及臨床使用上並不是那麼容易。也由於自閉症的表現差異性相當大,而語言發展障礙已不被認為是自閉症特有的症狀表現,因此,從DSM-5診斷準則開始,凡符合社交溝通困難、及重複侷限性的興趣行為兩部分表現的個案,不論語言認知發展程度,均改以「自閉症光譜疾患」統稱之,這涵括了程度強弱表現不一的不同狀況,包括亞斯伯格症。不過直至目前,亞斯伯格症這個詞仍然被大家廣泛的使用。

在大眾想像中,這群語言認知能力佳的自閉症個案,運用其高執著度和堅持度、及認知表現的特長,反而有機會在某些領域取得不錯的發展。實際上也是如此。的確有很多名人被認為有自閉表現,如愛因斯坦、牛頓、微軟的比爾蓋茲、臉書創辦人祖克柏等。

又,依據「光譜」的概念,看看我們自己,是不是多多少少都帶有一些類似的行為表現呢?的確,這樣的行為表現其實也是人類多樣性的表現之一,只是或強或弱。這麼說來,帶著自閉特質也就不足為怪了,甚至在演化的觀點,它還提供了特有的競爭力。現今的科學研究開始著眼於腦生理神經功能與外在行為表現之間的關聯性後,提供了自閉行為背後的神經生理機制,也算是增加我們對這些行為的更深一層理解。然而,當自閉特質強烈到會影響生活、造成困擾,也就是自閉症的程度時,就會需要更積極的了解與處理。

我的孩子有自閉症,他會不會也有其他問題呢?他們聰明嗎?

自閉症的個案的確有比較高的比例,同時有其他身體或心理健康問題。

常見的生理疾病包括:腸胃道問題(便秘、腹痛、胃食道逆流)、癲癇、睡眠困擾(難入睡、難持續)和飲食困擾(特殊飲食偏好、口腔味嗅覺敏感造成的飲食厭惡、吃太多)。

自閉症個案也有較高比例的智能障礙、語言發展障礙、學習障礙、動作發展障礙,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焦慮症、憂鬱症、強迫症等精神心理疾患。這和廣泛性的神經發展異常及神經脆弱性、及成長過程中較多的挫折及不良經驗都有關係。

自閉症和智能之間並不存在絕對的關連性。有天才的例子,有的智能表現一般,約三成會合併智能不足。個案的認知表現隨著年齡增長是可能變化的,一般而言他們在數字、空間建構能力、時間概念、記憶力的表現相對是突出的,然而在語言理解、類同觀念、執行功能上較弱。

自閉症能治療嗎?

自閉症是能治療的。早期辨識、早期介入,把握腦部神經發展及行為形塑的黃金期間是相當重要的!

自閉的特質會持續到成人,治療目標會因應不同年齡需求及個別發展狀況而隨之調整。幼童的治療以行為治療為主。治療目的在於,提升個案的社會溝通能力、調整固著性及怪異行為、增加對改變的彈性接受度,這些都讓個案在生活中適應的更好,並減少因自閉特質對發展的影響。了解個案行為背後的原因、提供個案情緒調節及衝動控制的技巧是很重要的。

自閉症的常見合併症狀,如衝動、注意力不足、焦慮憂鬱情緒、重複行為等,可使用藥物來做協助。隨著年齡增長,個案在人際關係、學習工作、或自我認同上若有困擾,亦可搭配心理諮商、特教輔導資源介入、及就業輔導等作法。

父母的教養技巧、涵容、及陪伴,會大大改變影響個案的行為模式跟生活,所以,自閉症的治療會邀請家庭成員積極參與療育、成為協同治療者,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給予行為調整和支持。自閉症個案的成長過程,有時會因為不被其他人瞭解、或因自身的社交技巧不佳、有特異性的興趣行為,難融入群體生活,而充滿挫折。父母及照顧者若能協助個案了解自己的特質,發掘並協助發展他們的優勢,包括對興趣喜好的堅持度與專注、對人真誠、遵守原則等等,並適時捍衛權益,這些幫助會相當有意義。對自閉症狀的理解和尊重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畢竟多樣多元性一直都是人類社會可以持續演進非常珍貴的推力!

台南身心科、精神科推薦

心樂活診所&心悠活診所&心自在身心診所

【心樂活診所】

【心悠活診所】

  • 主治項目/身心科、精神科、心理諮商
  • 預約專線/(06) 2236766
  • 診所位址/台南市北區金華路五段14號

【心自在身心診所】

  • 主治項目/身心科、精神科、心理諮商
  • 預約專線/(06) 2675725
  • 診所位址/台南市東區崇明路32號